临床研究推送
荧光引导下的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
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好等优势,逐渐成为外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Laparoscopicduodenum-preservingtotalpancreaticheadresection,LDPPHRt),既保留了十二指肠及胆管等器官功能的完整性,又兼具腹腔镜手术的微创和美容优势。由于胰头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因此,该技术仅在国内外少数大型胰腺中心开展。
LDPPHRt术中需完整切除胰头,同时要保护好胆总管下段和十二指肠血供,对术者团队的腹腔镜技术水平要求极高,为了良好的显示胆道结构及周围血供,我中心率先在国际上采用了术中荧光引导下的LDPPHRt,以便于更好的保护胆管和十二指肠血供,使LDPPHRt更为安全可行。
从年2月至年11月,我中心彭兵教授团队完成了24例LDPPHRt。我中心蔡云强教授总结了我们团队开展的这24例LDPPHRt的技术要点及围手术期效果,并将结果发表在腔镜内镜外科杂志排名第一的《SurgicalEndoscopy》上。截至文章发表为止,我中心报道了目前最多的LDPPHRt,并分享了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系统降低胆道损伤的发生率的经验。
近年来,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提升。对于胰头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方式仍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类患者多为青年患者,手术效果好,术后生存期长。因此该类病人术后远期并发症更应该被重视,降低手术创伤、保留更多的器官对于该类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在治愈了胰头病变的同时,保持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不需要行胆肠吻合,同时不需要切除胃、十二指肠、近段空肠,也避免了胃肠吻合并发症。
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LDPPHRt治疗,术后有3例出现胆漏,11例(45.8%)患者发生胰瘘;然而,只有一名患者(4.2%)发生B级胰瘘,没有患者发生C级胰瘘。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第一天因空肠吻合口出血需再次手术治疗。没有患者发生胃瘫、十二指肠坏死、或腹腔出血。围术期死亡率为0。
结论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LDPPHRt的安全性、可行性。证实了LDPPHRt是安全可行的。吲哚青绿荧光成像有助于预防胆管损伤和降低胆漏发生率。但是LDPPHRt的长期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我中心自年起,已完成超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包括90余例联合血管切除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国内外完成腹腔镜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数量最多的中心之一。针对胰头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也开展了荧光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目前已完成30余例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更加注重器官保留及病人的远期生活质量。为了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推广,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中间入路、动脉优先”等手术技巧,大大简化手术流程并提高手术安全性,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认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消化道重建过程中于胰肠吻合技术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提出“R8”胰肠吻合即“兵式吻合”,以及“双主刀模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在该领域创造数项国际之最:完成了我国首例联合人工血管置换的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利用扩张再通的肝圆韧带作为自体血管的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报道了国内第一例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国际首先提出脾上极入路的腹腔镜脾切除术。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