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洪范》提出了古代中国关于幸福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幸福,无非就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这五福俱全。结合当下这个时代,便是:衣食无忧、身心康宁、相处和睦、传家有道。
但幸福从来不是唾手可得,在年,做好这4件事,我们方能收获幸福的模样。
1衣食无忧,要靠自食其力
知乎上有个讨论:“衣食无忧到底是种什么状态?”
有人说:家里有个上千万,不用工作,钱一辈子够花;也有人说:自己支付得起自己的生活;还有人说:财务自由就是衣食无忧。
虽说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衣食无忧是一种目标,一种期待,一种向往,必须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获得,杜甫所说“富贵必从勤苦得”便是如此。
《泾野集·吕柟》中有一个“西邻五子”的故事:
“西邻之人有五子焉。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矇,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矇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者皆不患于衣食焉。”邻居有五个儿子,朴实儿子种田,机敏儿子经商,瞎眼儿子算卦,驼背儿子搓麻线,坡脚儿子纺线,五子虽各有缺陷,但都勤勉肯干,吃苦耐劳。西邻五子不忧患衣食源于他们自食其力,肯吃苦、肯动手。要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那些辛勤劳动洒下的汗水,终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底气,累积成我们向上攀爬的阶梯,托举我们看到更好的风景。
就像亘古不变的事实,自食其力方能衣食无忧,好吃懒做只能自食恶果。如若只想守株待兔,坐等天上掉馅饼,便只会食不果腹,朝不保夕。老话说得好:“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不管我们追求的衣食无忧是种怎样的状态,我们必须明白,只有自食其力、勤劳刻苦才能实现。
2身心康宁,要靠节制有度
《菜根谭》中说:“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事事求圆满,或招内忧外患,节制而有度,方可身心康宁。
《超级演说家》一期节目中,26岁女孩周西讲述了她的患癌经历。年轻的周西是精英律师,正在最好的年龄为美好前程奋斗,她不曾想到,癌症会和年轻漂亮的自己扯上关系。在周西确诊癌症十个月前,她做过一次体检,报告显示子宫回声不均,但忙于工作,她一直没有复检。直到十个月后她疼得晕过去,才发现那次回声不均是卵巢癌的警示。躺在病床上的周西回忆,过去一整年,自己没有在当天睡着过,熬夜到一点、两点、三点是家常便饭,没有认真吃过饭,永远放不下手机,关不掉电脑,丢不了工作,步履匆匆,一刻不停。直到失去健康,周西才后悔,曾经满满的行程里,为什么没留出一点点空隙为自己的健康考虑。身心康宁是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它需要我们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削减过多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