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主动放弃还是被动拒绝,游离于一线城市之外的万科,在“北上广深”之间掩藏着不同的无奈和心思。
财经天下周刊(ID:cjtxzk)文|田晏林编辑|董雨晴地产界的“好学生”万科正在“远离”北上广。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年1月至5月,在中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上,万科以亿元的拿地金额排名第一,总拿地面积高达万平方米,仅次于碧桂园和保利发展。据贝壳研究院统计的龙头房企拿地比重数据显示,头部企业普遍在回归一二线城市的过程中。亿翰智库分析人士也认为,未来房企在拿地上,一线城市仍是重点。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万科也在积极进行生产资料的储备,但今年以来,其始终未在北京、广州、深圳落下一子。并且,因去年初的围标事件,上海已经对万科、华润、中海三家房企发出“禁令”,限制以上几家企业三年内在公开市场的拿地行为。日前,也有市场消息称,万科在试报名参加上海土拍时,遭到了拒绝。这也意味着万科大概率无缘参加6月份上海的首次土地集中出让。无论是主动放弃还是被动拒绝,游离于一线城市之外的万科,在“北上广深”之间显然掩藏着不同的无奈和心思。
北京:为“自持枷锁”买单
“感觉万科都不是万科了。”一位北京资深的土地投资部长向《财经天下》周刊感叹,遥想前几年万科在北京土地市场,以%的比例争到自持地块,那是何等“意气风发”。然而今年5月,北京开启首轮集中供地时,上百家房企竞逐北京,万科报名了16块土地,最终却一块未拿下。据现场房企投资人士观察,那次拍地,万科虽然报了许多地块,“但没举几次手”。可见其对北京土地的获取意愿并不强烈。其实不只是这一次,据媒体统计,北京万科在整个年无一个新增项目。上述房企投资人士直言,“北京万科已经很久不拿地了,就是因为沉淀资金太多。前几年拿的地都是%自持,已经扔了多个亿进去,如果不收回来一些,集团估计也没信心继续投资了。”自年起,北京推出“限房价、竞地价”以及竞报自持面积比例和设计方案的模式,改变了土地供应方式,尤其是规定房企自持的商品住房须全部用于对外租赁,不得销售,持有年限要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这对于习惯了高周转,挣快钱的开发商来说是一种挑战。当时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称,自持比例越高,房企亏损的可能性越大,除非把房子出租,然后进行资产证券化,才可以挣到钱。不然单靠租金收益,想要回笼资金成本是个漫长的过程。年12月,万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以亿元拿下北京海淀区2宗%自持地块,后来打造出了翡翠书院项目。据媒体测算,加上建安成本、装修成本、财务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翡翠书院累计投入资本接近亿元。年,这个万科响应“租售并举”的全新尝试,由预租转向正式出租。不过直到现在,该项目只租出去一小部分,“当然是赔钱了,全部租满了收益才3%,真不如买国债了!”该房企投资人士认为,这或许是北京万科一次投资策略的误判,“预期太高了,可能以为自持后面会放开。”但在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刘肖看来,这是公司在转型,